出行天数/20 天
人物/和同学
人均费用/10000RMB
发小之约
“去不去 西藏 ?”BJ发来一条微信,你正在 杭州 西部的山里徒步,BJ是你的发小,现在基本只在网上联系,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,上次见面也是一年前了。
你有点惊奇,这位老弟一直来都只喜欢去港台日韩 东南亚 ,你们之间最近的一次旅行重合点就是去年先后去了的 大吉岭 ,现在他居然想去 西藏 了?你回复考虑一下。时间有点紧,只有一个月左右的准备期,你也不知道和BJ一同旅行会是什么样的感觉,他能适应有点艰苦的旅行吗,你们的节拍能一致吗?
但你还是心动了,半年来的生活固定在一个地方,让你很想逃离,去那遥远纯净的雪域,洗一洗心灵上覆盖的尘土。
而且和BJ同行,会有一种回到年少时光的感觉。人是一种条件反射的动物,和发小在一起,他的面容,举止,你们之间共有的那些记忆和话题,都会让你觉得好像回到了过去,似乎后面的时光不曾发生一样。你又变成了那个曾经的自己,找回了那些丢失已久的岁月。
很多时候,旅途重要的不仅是风景,还有你的同伴。与发小一起的旅行,会有不同寻常的趣味,让人期待!敦煌——大漠中的起点
你与BJ计划的起点是距离 西藏 上千公里的 敦煌 。从这里租车出发,到 格尔木 ,再走青藏公路到 拉萨 。
从一个 西藏 之外的地方开始,一步步接近,这就像一种朝圣,或者一部戏剧,你们有着一个目标,充满了期待,一路上随着 西藏 的味道越来越浓,你们的情绪也在不断升级,而 拉萨 则是高潮与终点。
BJ比你早一天到 敦煌 ,他自己去了莫高窟和鸣沙山。你们约好在他酒店大堂碰头,他穿一身黑色运动装,带着白色袖套,宽边太阳帽,还是那么潮,加 上高 大的身形和俊朗的五官,在大老远就可以认出来。
你们一起去附近吃了烤羊肉,在种着杨树的小马路上走了一会儿。这种安静小城的感觉其实挺好的。你上一次来 敦煌 ,是五年前了,从 西藏 出来路过。只是如今你见到的 敦煌 ,似乎怎么也看不出和当年有什么关系。不知道是因为去的地方不同,还是因为心境的变化太大。
上车出发,开到郊外,BJ买了一个5元钱的西瓜。你们转到一条僻静的马路上,坐在后备厢上,一面看着沙漠,一面大啖这绿洲中无比甘甜爽口的美味。四周天高地阔,整片天地只有你们两。一种在路上才有的自由自在的感觉铺面而来,你欣喜地与它重逢,跳入其中,像在清泉中畅游。
离开 敦煌 后,就进入了真正的大漠,远处横亘的当金山脉像巨幅电影般展开,整整一两个小时,车都朝着山的方向开去,山的颜色从带着微蓝,慢慢变成了黄色。BJ放着喜多郎的《 敦煌 》配乐,苍凉又悠远的旋律好像也飘荡在窗外的天地间。
公路经过一片沙漠,旁边新修的高架桥在高大的沙丘间穿行,非常壮观。这片沙漠往西连接着巨大的库木塔格沙漠,东西宽度300多公里,再西侧就是 新疆 的 罗布泊 了。

到达当金山后,道路在山间盘旋上升,海拔很快刷新了BJ的体验记录,他一边紧张地感受着越来越强烈的头痛,一边兴奋地关注着海拔数据的增加。你们开始大量喝水,这是克服高反最好的办法之一。你劝BJ吃头痛药,他却坚持面容痛苦地半躺在座椅上,不时吸一吸一瓶小药水,完了还不忘装逼地跟你说一句这药水是“Made in Thialand”,而你也早已习惯了这种行为,此君不装逼就真不是那个你从小熟悉的他了。只是你怀疑一个 东南亚 国家的特产对高原反应能有什么用处?
已经是晚上9点多,太阳才刚刚落山,你们看到了高原才有的火红的晚霞,红得仿佛整个天空燃烧了起来。到达3600多米的当金山口,你们在日落后的余光里下车观景。一阵高海拔特有的凛冽大风吹来,有些眩晕,配上缺氧的头疼,这熟悉的酸爽让你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,内心充满喜悦。


从 大柴旦 到 格尔木 的路边全是荒凉的戈壁。路过小柴旦湖时,你们试图走到湖边,却发现湖周围已被铁丝网围了起来,不再像五年前那样可以走到湖岸上,触摸到湖水。
格尔木 是一座有点混乱的城市,你辨认出了五年前曾经逛过的那条布满夜市的主街,以及那些排列着笔直杨树的宽阔马路,还有路边似乎带着一些藏式风格,却更多是 中国 北方特征的建筑。
你们打算住一晚再上 昆仑山 口。你陪BJ去这里的龙八国际平台,龙八国际官网店挑了一套保暖衣裤,然后回到他房间一起重温了2004年的电影《 可可西里 》,那是后面几天你们要经过的地方。
第二天,离开 格尔木 向南方开去,在土黄色的山谷里行驶一个多小时后,远处的山间惊现一片美丽的白色,那就是 昆仑山 了。她通体的洁白,好像浮在天上的宫阙,而不是大地的一部分。公路向雪山延伸,绕开最后一个土山, 昆仑山 就完全展现在面前了,像一条气势恢宏的白色巨龙,横亘于整个南方。每次这样的雪山都会让你看得出神,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一下子安静,什么事情都不重要了。








很多时候,我们就在最精彩的那部分之前一点点放弃了,差的并不是时间,而是最后的那点身心之力,或者冒着不断积累的风险再往前走的勇气。

越过了海拔4768米的 昆仑山 口,就进入了 可可西里 地区,这里才算到了真正的青藏高原。大地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草,不像 柴达木盆地 那样是一片荒凉的戈壁滩,这里也是藏野驴,藏羚羊等动物的乐园。此后几百公里路途的海拔一直在4500米以上,要到 西藏 才会下降。
因为海拔高, 可可西里 的景色也与之前的不同,天空和万物的颜色都更加纯净,云也低了很多,像是贴着地在浮动,云的形态就像魔术师的作品一样奇幻。这样的景象,都只有青藏高原上才能看到。
你们经过一个看 昆仑山 南坡的观景台,有个孤独的身影在寒风中站着,周围也没车辆。你感到奇怪,走近才发现是一个骑行者,把帐篷搭在观景台上准备过夜。
这是你们在 青藏线 见到的唯一骑行者。你们很快发现,这条路不适合骑行,路况极其恶劣,到处是坑。 青藏线 承载了太多藏区的货物运输,却好像很久没有好好修缮。



没有看到“羊子”,BJ有点失望。不过到了晚上,在远离村镇的地方,他好几次看到路边有类似狐狸或者狼的动物,着实兴奋了一把。
你们这天开始有意用《 可可西里 》电影里 青海 人的口音说话,感觉似乎和窗外的景色更搭,也可能是潜移默化受到了当地人的影响。然后你们一路用这种模仿行为自娱自乐,笑得什么高反,劳累都忘了。至少在彼此看来,你们模仿地还是挺逼真的,不知道当地人看到,会不会觉得你们是老乡?

接近 唐古拉山 镇的最后一百多公里,路况很不好,你们交换着开,还遇到了大雨和冰雹。到达镇子时,已经是午夜一点多。 唐古拉山 镇在长江最上游的沱沱河边,以前叫沱沱河镇,不知为什么改了名。你们睡在一家像是简易板房搭建的旅店里。
第二天,你们的状态都还可以,只是有些缺眠,BJ有些头疼,你建议他吃了布洛芬,多喝水。你们早上来到沱沱河边,这是你第三次来了,第一次是十多年前,和BJ的父母一起。你记得当时他们在这里高反很严重,那时住的旅店是破旧的藏式砖房,小小的房间里两面都是窗户,睡的是火炕。你还记得BJ的父亲在沱沱河边很兴奋的样子,还有你自己一个人跑到旅店后面的村子里探险,看到玛尼石堆,经幡时的新奇感,那是你第一次进藏,这里的一切都像另一个世界。
现在回想起来,那种震撼感其实从未在你心中消退,后面每一次进藏,都是第一次的余波,然后又激起了更多的余波,似乎从未有消减的迹象。藏区成了你的一种情怀,连同它在你人生不同时期留下的记忆,已经变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。





唐古拉山 口海拔5231米,是 青藏线 的最高点,也是 西藏 和 青海 的分界点。过了这里,你们就真正进藏了。山坡上开始出现一些自然的村落,不像 青海 沿路的镇子都是修路后造出来的。这里的村庄看上去似乎和千百年前的村落没有什么两样,房子都是传统的藏式民宅,顶上插着高高的风马旗。BJ说看到这样偏远苦寒的地方住着人,有种想落泪的感觉。
从当金山口, 昆仑山 口到 唐古拉山 口,每一次越过地理的分界,都能感受到景观上离那个纯正的 西藏 更近了一步。
经过 西藏 的第一座县城 安多 , 满城 的藏式建筑让你们有一种异域的感觉。在 安多 后面的山路上,夕阳把山体映得火红,奇幻的晚霞呈现在天空,像是佛祖在天上发出的光芒。藏区的景色,常美得不真实,让你觉得离神很近。




岔路首先要穿过青藏铁路下面的一个涵洞,里面积满了泥水,你穿着防水靴试走了一下,证明不深,就上车前行,然而就在穿过水塘之后一瞬,你听到了托底的声音,下车一看,前面的一块底盘护板已经半脱落,卡在了车和地面之间。
你试着把护板往上提,却因为护板已经变形,且没有固定的东西,无济于事。你慢慢开到了岔路口的一个警察站,请藏族警察帮忙用绳子先临时固定了底板,“你们开得太快了”,警察说“那个水塘慢慢过去就没事”。
回到 青藏线 不久,就遇到一个“牧区藏族小伙汽车维修部”,重新把底盘护板彻底固定好了。你望着那边的山谷说,要不要继续去,BJ说“你贼心不死啊?”,这时候云层厚了,山谷里也没有了阳光,看不见了雪山,你于是也放弃了。
过了 当雄 ,就到了念青唐古拉峰下的观景台,白色的煨桑炉,巨大的五色经幡。下午的阳光很耀眼,但雪山的最高处一直被云层遮挡着。经幡在风中哗哗作响,红黄蓝白绿五色,在 西藏 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鲜艳。你们选择等待,希望顶峰能显露出来,BJ对着雪山默默祈祷了许久,他说在这里感觉离佛很近。








河谷渐渐宽阔起来,水流也平缓了下来,路边出现了树和青稞田,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,这种画面你们上一次见到,还是在 敦煌 的绿洲里。
随着 拉萨 的临近,你们的心情也完全地放松了下来,进入 拉萨 西郊宽阔的六车道大路时,正是华灯初上,许久不见繁 华城市 的你们都有种久违的喜悦,对BJ来说,还带着第一次来到圣城 拉萨 的期待。你们聊到你五年前来的经历,BJ说他想写一部关于 西藏 的剧本,你的经历也可以提供很多素材。你就在故地重游的情绪中,和他分享了许多当年的事。拉萨——朝圣的终点
在怀旧的情绪中,你开着车经过 拉萨 橙色路灯下的街道。两边的树木还有城市的街景,让你们有种回到了人间的熟悉感受。当布达拉宫的侧影出现在视野中时,BJ发出惊叹声,那是一座在城中单独屹立的巨 大城 堡,任何人都会立刻被它吸引,雄伟,雍容,沧桑,好像从遥远的古代穿越而来。据说 拉萨 所有的建筑都不能超过布达拉宫,这就保护了它没有陷入被一群高楼包围的处境。
你从布达拉宫前方的大街上开过,让BJ能更清楚地观看,夜晚的灯光把宫殿勾画地愈加美丽,又带着一些神秘,它高高地坐落在小山上,宽广的身躯从两边自然地逐渐降低,好像一位慈祥的老者,俯视着慕名前来的旅人。
你们又到八廓街走了走。布达拉宫和八廓街,是所有朝圣者的终点,也是你几乎每次来都会先去“报道”的地方。然后你把BJ送到酒店,自己就开车去五年前住的青旅,你对重温记忆的兴趣,超过了去新的旅店。
同样的街景,同样的大路边拐到一条小巷,一切让你如此亲切,五年的时光又足够产生了一种遥远感和距离美。你走进小巷里那座熟悉的大门,青旅的一切似乎都没变,大堂里还是那样的布置,依然有一些人在沙发上玩着狼人杀。前台的小哥,似乎也有点面熟。你说你是来怀旧的,五年前来过,他笑了笑。
你拿着钥匙上楼,楼梯两边的布置也如此熟悉——墙上藏区各地的照片,饮水机,之前住客的留言。有一瞬间,你觉得好像穿越回了五年前的某个夜晚,你的小伙伴们就在楼上。你之前已经记不起的许多细节,在重新看到的那一幕又想起了,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你会有穿越回过去的感觉。
房间的木质门还是蓝色的,你非常喜爱这个颜色,可能因为这是象征自由的蓝莲花的颜色?亦或是 西藏 天空的颜色?走廊的另一侧还是整排的玻璃窗。你记得白天的时候,这里会充满阳光,可以看到 拉萨 的云朵。
开门进入,房间也没有什么变化,只是似乎破败了很多,物件,墙面都显得更陈旧了,毕竟是整整五年过去了。你不禁有点伤感。
但你还是觉得住在这里无比幸福,好像冥冥之中,与五年前的旅途有了某种联系,好像自己住在了记忆里。某种意义上,这一次和当年可以看作是同一趟旅行,只是中途回了一次很久的家。
不过,你怀念的那个五年前,只是你现在选择过的那些美好的片段,那次 西藏 之行就是其中之一。其实认真地想,当年人生的大部分并不值得怀念,其中许多时候甚至让你厌弃。你突然感到,人真应该给自己多留一些值得记忆的经历!不仅为了当时,也为了今后回头看时不会感到遗憾!那些苟且生活,没有色彩的岁月,是对自己的辜负。
在 拉萨 的头两天里,你和BJ各自行动,他去景点,你就每天睡懒觉,然后去八廓街附近的老城区逛一圈,看看人,吃吃东西,感受街上 西藏 的味道。在八廓街的寺庙,你又见到了熟悉的酥油灯,转经筒,听到了久违的诵经声,这一切都如此亲切。在庙宇中,你竟忍不住流下眼泪,不知道是因为那特殊的氛围,还是因为多年后重逢的喜悦。














BJ在 拉萨 的最后一天,你带他一起看了药王山的布宫日落,逛了夜晚的布宫广场。他的假期不长,需要从 拉萨 直接飞回 上海 ,而你的旅途还远未走完。
晚上你们吃了一顿不错的晚饭,算是这次同行的庆功宴,虽然只有短短十天,但这一路的经历,也使你们像战友般亲密了。吃完饭你们走在八廓街上,时间已是午夜,街上没什么人,树叶在风中轻轻地摇摆,月光映照在远处大昭寺的金顶上,你们感慨这氛围的美好,聊起了一些人生话题。
这个时刻,也悄悄地被你的记忆珍藏,成为了值得怀念的画面。
第二天早上,BJ就离开 拉萨 了。你醒过来意识到这一点,有一种好像丢了什么的感觉。BJ在的时候,即使不见面,知道他在这个城市,你就依然觉得是两个人在旅行。现在,你真的是一个人面对这座城市了。虽然你之前常一个人旅行,但由两人模式切换成单人模式,你还是很不适应。
更糟的是青旅这一天的标准间已经被订满了,你之前也不知道为什么,都是每天订一次房,而不是一下订几天。这种过于机动的安排终于让你吃到了苦果。你肯定不能接受多人间床位,怕睡不好觉。“感受一下新的旅店也好吧”,你安慰自己,订了你喜爱的布达拉宫广场边的酒店,房间窗外就是布达拉宫。
于是收拾东西准备搬家,这时你意识到,你又要告别这家青旅了,下一次,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再见?也许没有机会了。听老板说,这里的地价涨了,他可能会转手,这里很可能也要重新装修过。总之,过往的记忆都会被抹去,就像历史中总是在发生的那样。你看着周围,又试图回想一下五年前在这里的时光,因为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在实地回忆了,你看着每个角落,期待那些场景能突然唤起某些深埋已久的记忆,你就可以再次抓住它们,避免它们沉入永恒的黑暗之中。
打开门,走廊外,正午的阳光洒在墙上,蓝色的房门与窗外的蓝天互相映衬着。青旅里没什么人,很安静。偶尔一个大兄弟端着一盆要洗的衣服,穿着拖鞋走去洗衣房。这里住的大多是穷游的年轻人,骑行的,徒搭的,坐火车的。大家可以交流旅行的体验,也可以拼车结伴。你喜欢这样的氛围,有烟火气,又有在路上的感觉,自由自在,无忧无虑,青春就应该是这样。
拉萨 ,对许多前来旅行的人来说,就意味着远方,自由与梦想。,所以你觉得在这里应该住在青旅。普通的酒店是带不来这种感觉的。骑行,徒步,搭车之类的旅行方式也非常适合这里,体验过这样的旅行,人生才没有遗憾。也许有一天,你会把那些未竟的梦也补上。





你大致计划好了回程的路线,首先要去的是青旅老板推荐的廓琼岗日冰川。但布宫广场边的这晚,你睡得很差,因为房间就靠着喧闹的马路。你只能推迟一天再去冰川,先换到了八廓街老城区里的一个酒店,闹中取静,可以再补一晚的觉。这天剩下的时间,你打算重游色拉寺。
色拉寺在 拉萨 北郊的山下,你第一次来 西藏 就去过,被它的神秘气氛所吸引。那是一片充满了美丽的佛殿和僧舍的地方,格外安静,如神话中精灵与法师的国度。低低的灰云掠过寺院背后的石山,为整座寺庙提供了一个背景。后山的表面被风化地很厉害,满是奇怪的大石头,像是法师们的作品。许多石头上画着佛教造像,有挂着骷髅项链的大黑天,也有慈祥的白度母,庄严的宗喀巴,用着藏区特有的鲜明色彩,于是整座山仿佛都带着魔幻的画风,像是形成了一种环绕着色拉寺的结界。
后山高处有一座黄色的小庙宇,有传言说那是一座***台。因为后山正对着 拉萨 中心,所以在 拉萨 老城的大部分街道上都能看到这座醒目的建筑。你之前曾多次萌生爬上去一探究竟的想法,这次打算付诸实践,也给后续旅程中的徒步热个身,于是背上了登山包,带上了登山杖,头灯等设备。
你先重游了色拉寺,再次惊叹于藏式建筑之美,这里的建筑比城内大部分建筑更加保留了传统的韵味,很少有现代化的改造。许 多佛 殿和僧院的体量都很巨大,令人惊叹。你觉得藏式建筑,尤其 拉萨 这样卫藏地区的经典风格,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建筑之一。
色拉寺很大,游客数量也不多,大部分地方都很安静。十几个独立的僧舍院落间,是一些曲径通幽的小路。麻雀在院落间叫着,更衬托出这里的静。寺中点缀着许多树木,带来绿意和生机,也能遮阳。僧舍的院子都可以参观,天井里摆满了各种美丽的鲜花,也许僧人们通过种花,也能悟出一些佛理吧?可能因为是午休时间,四处看不到几个僧人,只有窗户上的藏式遮阳帘,在风中静静地舞动着,像一排排波浪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你也没看到周围有***台的痕迹。但是,这里可能确实(曾经)有***台,只是距离寺庙还有一定距离。
黄色寺庙旁有一个小屋,里面亮着酥油灯,门没锁,于是你就进去休息,这是一间大约七八平米的小房间,放着一张藏式床,床上摆着一条哈达,旁边点着一排酥油灯,每个灯下面有一个盛满水的银碗,房间里并没有佛像。你不知道这样的屋子是作何用途的,看起来像是修行之地,又像是某种祭祀之所。房间一侧有个地窖的入口,地窖里黑洞洞的,你不敢往里看,就躺在床上,掏出最后一个苹果吃。这时外面的天色骤暗,雷电交加,你无处可去,只能在这里刷手机,等天气好转。
屋外下起了暴雨,而屋里却一片死寂,只有那一排酥油灯的烛火在静静地燃烧。你不禁壮起胆,站起身,把头灯照向那地窖,只见里面是一个人型的存在,像是处于打坐的状态,披满金色的缎布和哈达,你不敢过去细看,你猜是一个佛像,或者是一位供奉着的高僧身体。
但你一点也没感到害怕,这里供奉的,一定是至善的存在,他绝不会伤害你,只要你尊敬他,他就会给予你力量和庇护。在这色拉寺的后山上,你好像被一种特殊的氛围笼罩着,感到自己与世间万物融为了一体了,超脱了个人的生死,也就不再有恐惧。
风雨停歇时已经天黑,你走出小屋,雨后一尘不染的空气里, 拉萨 城的灯火无比清澈地展现在眼前。极少有人从这个角度看过 拉萨 ,可惜此时你的相机电池已经全部用完,只能用手机拍了几张照。

第二天你拖到了中午才从 拉萨 出发,一方面因为天气不佳,到了冰川也看不到什么景色,另一方面,你潜意识里对 拉萨 有一种不舍,并不太情愿踏上回程,甚至连前路等待你的那些风景都无法吸引你。在 拉萨 ,你比路上任何别的地方都感到孤独和失落,却又是一种美丽的惆怅,你竟然沉溺于其中不愿离开。你神经质一样不断地为自己彷徨的灵魂寻找锚点,给自己脆弱的心神寻找港湾,青旅,布宫广场,八廓街,都是你短暂停泊过的地方,但又总要离开。最终你像是水中捞月一般,什么也抓不住,什么也没获得,依然两手空空地离开这座城市。
在一座城市中,没有家,灵魂真是漂着的,哪怕是那么短暂的几天,都足够你体验到了。但是漂着,也有漂着的美好,万事皆不定=万事皆有可能。你想起了在 北京 读书的那段时间,那些寒风骤起的秋天和冬天,孤独和迷茫中,何尝没有一种浸透骨髓的美?
阴沉的天气中,你有些伤感地离开了 拉萨 城。沿着青藏公路往北,到S304往西,从草原进入山谷,行驶了一段时间,就到廓琼岗日冰川的大门了,这里进入冰川还有十公里左右的山路,此时已是傍晚,你决定明天再进冰川,就沿着S304继续往前,一直开到海拔5400多米的雪格拉山口。你惊讶地发现S304已经完全变成了柏油路,连5400多米的山口都不例外,而六年前你来的时候,这条省道还几乎全是土路。









一路过来都没有什么商店,车上的食物已经告急。网上说冰川景区里有小卖部和饭店,但大门口的藏族大叔却说里面的店铺都关了。你不禁为填饱肚子发愁,昨天中午离开 拉萨 后,你就没吃过一顿真正的饭,看门的藏族大叔人不错,看你犯愁,就说你等等,回到屋里去拿出了一盒自热饭送给你。
从大门到冰川的十多公里路,几乎完全是越野级别路线,你的小SUV是为城市设计,底盘只比轿车稍微高一点,排量很低,而这里落石,交叉轴,炮弹坑,过水,几乎什么都有,你随时可能遭遇托底或者陷车。路面的碎石则让你一直担心自己的公路胎被扎破。你只能切换成手动档,全程用低档位缓慢地行驶。
路沿着山谷前行,两边的景色是十足的荒野,确实符合“路越烂,景越好”的定律。前方远处,一座通体洁白的雪山浮现了出来,像一面巨大的雪墙。山顶还在云雾中,山体的冰雪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。
雪山越来越近,开到一片空地时,海拔大约已有5300多米,因为氧气不足,车子动力降低,空地前的一个上坡,即使挂1挡,油门踩到底都很难上。你试了两次,车子最后都无可奈何地趴在坡上。第三次你试着在坡上走Z字型,虽然路很窄,但依然有一定回旋余地。这个策略有了效果,车子的动力终于微弱地胜过了重力,一点一点地挪上了那个坡。
这片空地到冰川,还有很长的一段路,大约两百米的高差,你看到那路在陡峭的碎石坡上蜿蜒向上,对自己的车没有了信心,怕在狭窄的山坡路上无法前行又难以掉头。于是把车停下,收拾东西准备徒步上行。这时刚好有一辆 普拉 多越野车经过,开出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,一位女士探头出来问:“要不要带你上去?”,你求之不得,连忙抓起背包过去,车上的这对大哥大姐从 河北 一路自驾过来,车里面像一个小家,塞满了各种物件,他们把后座整理了一番,腾出了一个空位给你。
对于这辆大排量的专业越野车来说,你之前遇到的问题都是不存在的,它轻松地在陡峭的碎石坡道上攀爬。随着高度增加,视野也越来越好,整列的雪山展开在山谷的尽头,那种壮阔完全无法用相机表达。开上最后一段坡道,一面巨大宽广的白色冰川展现在眼前,铺满了整个视野,向上一直消失在云雾中。冰川末端是几层楼高的冰壁,表面散发着魔幻的 光泽 ,不断有融化的水滴从冰壁高处落下。冰壁下面是清澈的冰湖。你站在湖边,湖水像镜子一样倒映着远处的雪山。





头顶的云雾开始散去,不时露出了一片蓝天,冰川上方的主峰也逐渐显露了出来,这座6000米左右的山峰,完全被冰雪覆盖着,和下面的冰川浑然一体,看不到一点岩石,纯净地如同一座天神的宫殿,高耸在冰川的后方。









下降回冰川末端时,你发现那边已经来了很多游客,也许是被你这个“冰山上的来客”鼓舞,有个女生,独自远离人群,拄着一根大木棍往上爬,和你相对而过。




继续往下走,经过 普拉 多载你的那段路,你看到路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美丽的野花,还有几只岩羊。路上不时地有车来往,看来这里的旅游时间主要是下午,大部分人应该是从 拉萨 包车过来的。



回到大门已是下午四点,你又累又饿,在看门大叔那讨了热水,把他送的自热饭热上,这个沉重的自热饭在你的背包里完成了冰川半日游,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,大叔还送了你一根香蕉。不久,你看到那辆红色Mini开了出来,小情侣说开不上去了,问你上面的景色怎么样,你说像天堂一般,他们一脸悲伤。好在看门的大叔给他们退了票。
唉,你以为开辆城市SUV来已经够随性了,没想到比你随性的人还大有人在。
身体稍恢复一些后,告别大叔,你一路开到了 当雄 ,实在没力气继续开车就住下了。夏曲卡——恐怖宾馆
第二天上午一直下着雨,你的心情也有些失落,天气,孤单,疲惫,对 拉萨 的向往,对离开藏区的不情愿,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让你打不起精神。你的心境与一周前和BJ经过这里时完全不同,那时候这些因素都不存在,连天气都是晴朗的。
你在 当雄 的超市买了一些水果和零食,还有两双袜子。你的登山靴和袜子在昨天爬冰川时湿了,登山靴很难干,而且你的脚拇指已被磨破,穿塑料拖鞋都疼,所以之后两三天,你都穿着宾馆的一次性拖鞋开车和走路。
北面的天空渐渐晴朗起来,似乎让你灰暗的心情有了一丝曙光。你思考着接下去走哪条路,你实在不想走青藏公路返回,看原路的景色,而且这里的路况和车流量都让人崩溃。但是不走 青藏线 ,就只能选择往东面的 昌都 , 玉树 绕一大圈,多走上千公里的路途,多用好几天时间,而那边的路况有没有特别的难点,你也不知道。
一直到了 那曲 ,在最后的岔道上,你才算下定了决心转向东,选择那条去 玉树 的路线。除了可以去萨普神山和 比如 骷髅墙等景点外,还可以到藏东, 唐蕃古道 看一看。整条线路都是你未走过的,这种探索的感觉也很不错。
沿着317国道东行,傍晚到了夏曲卡镇,远远望去,这个镇子有一片崭新的楼房,是从 那曲 过来的第一个“繁华城镇”,你决定在这里过夜,希望可以找到一个不错的旅店,再往前到 比如 县城的一百多公里路就没有更大的乡镇了。
然而,开近后你才失望地发现那些新楼房都空置着。你在空荡荡的街道上找旅馆,这里大部分建筑都很破旧,但有一个崭新的广场,上面是一座 新建 的藏式风格文化馆。
你停在广场边,看着周围小山上的晚霞,文化馆后面是东方高远的天空,几只牦牛从身边走过,你又体验到了那种熟悉的在路上的感觉。这不正是平时的你时常向往的那种场景吗?一个遥远,陌生,不知所谓的地方,你在偶然中路过,短暂地停留,可以把许多想象投射在这里。

藏族服务员带完路就走了,房间的场景,让你想起《后会无期》里冯绍峰他们住的那个窗帘一拉就掉下来的旅馆。昏黄的灯光,破旧的家具,从墙上脱落的床头板歪斜在一边,床铺很忌讳地正对着梳妆台的镜子。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坏的,连马桶都无法冲水,要用盆冲。到处是一种不详的感觉。



你算是胆大的人,以前看恐怖片都是你笑别人害怕,你也经常独自在郊外宿营,参观一些重口味的地方。但这个夜里没有人烟的宾馆,却不知怎么地让你真怕了。你只能一边在心里吐槽隔壁大姐站着说话不腰疼,两个人不懂一个人的苦,一边用唯物主义理论安抚自己,试图看手机转移注意力。
过了一阵子,你发现电热毯不制热,房间里又一直有种厕所的异味,你实在忍受不了,想换房间。之前你注意到这个宾馆大部分的房门都开着,可以随意进入,服务员睡在大院另一头的门卫室,应该也不会管,但是要进入那昏暗幽深的走廊里,实在让你心里发毛,走进另外一个漆黑的房间也是不可想象,会不会和住在里面的某个东西撞个正着?

你壮胆推开楼梯边一个房间的门,打开灯,发现这里也很破旧,就这样你探索了两三个房间,都是一样的破旧,充满厕所的异味。你又回到自己房间门口,往另一个方向走,进入走廊深处那个隔壁房间,这个房间似乎显得干净一些,也没有之前那种异味,但取而代之有一种很浓的 西藏 寺庙里的那种气味。
你当时就觉得如果以这里为背景写一个侦探悬疑小说很合适,类似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,《东方列车谋杀案》那种, 比如 一群小伙伴到这里,住在不同的房间,却一个个接连遇到奇怪的事,甚至神秘死亡,然后侦探根据不同房间里的线索发现背后的元凶,还可以再加一些超自然的恐怖要素。
你权衡了一阵,到底哪个房间更“安全”,又更“宜居”?最后还是决定到隔壁那个寺庙味道的房间,至少没有厕所的气味。你快速地整理好东西搬了过去。你猜想这寺庙的味道来自之前住过的喇嘛,应该具有某种驱除邪鬼的功力。
这一晚你一直做着噩梦,半睡半醒,总觉得好像有东西从走廊进来,即使睡着了都在担心,根本没睡好。终于熬到了天亮,外面的阳光照进来时,昨夜的一切仿佛烟消云散,这里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,只是有点破落的国营宾馆。
你照着镜子,发现自己的脸浮肿了。收拾好东西离开,经过走廊,那里在白天看起来通透明亮。下楼取车,重新上路,这是一个美好的早晨,蓝天上飘着白云,阳光普照大地。骷髅墙——超然生死
达木寺距离 比如 县城50公里,坐落在 怒江 边的山坡上,这里出名是因为寺庙旁多多卡***台的骷髅墙,即使在无奇不有的藏区,这也是罕有的景象。你从317国道转到了“川藏中线”303省道,就经过了这里。多多卡***台位于一片白色的古老建筑中,从外面看这片建筑就显得很特别,不像寺庙,更不像普通房屋,一整排白布帘垂在中殿的前方,随风飘舞,送来满满的亡灵族气息。
你到的时候***台锁着门,等了半个多小时,又有另外两辆车的自驾游客到达,终于来了一位工作人员(也许是***师?),一人收100元门票费,就开了门锁。你满心好奇地走了进去,有其他游客一起,又是阳光普照的天气,你并不感到恐惧。
***台院子周围的墙上砌满了骷髅,大约几百个,整齐地排列着,黑洞洞的眼眶无神地望着前方。仔细看,也许是因为年代不同,有的完全是白色,有的是褐色,后者似乎年代更近一些。有一些非常小的应该是孩子,还有一些旁边固定着长长的藏式麻花辫,应该也是主人生前的。
院子中间是一块光滑的大石头,像一个砧板,开门人说那里就是***台,不要踩上去。石头似乎都被经年的血染成了红色,你无法想象它被使用时的场景。





院子的地面散落着很多秃鹫的羽毛,一侧地上堆集着一些新的骷髅,有的还有一些皮肤毛发的残留,带着血腥味,开门人说,那是最近***的。
这些头骨,都是主人自愿捐献的,对这些信徒而言,能将自己保存在此地,或者变成法器,是一种无上的荣誉。他们生前的品行,修行也要达到一定要求,才能有此待遇。
来这里参观的人多少都带着猎奇的心态,但是,这样零距离地面对死亡,也会让你获得一种宗教式的感悟,意识到生死之间的距离并非那么遥远。藏地对死亡并不像汉地那么避讳,藏传佛教对生死看得很超然,只是无数轮回中的一部分。当你超越生死,自我,私欲,执念这些东西后,就会体验到一种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,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畏惧和焦虑,达到一种真正的刚强和快乐。
你在这次旅行中,有一些时候,也感到自己似乎接近了这种状态。当你放下对于“我”的执念,对世界和众生充满了同情与爱时,真正的自由就来了。你希望将来自己能越来越多地活在这样的境界中。但现实会给你多大的机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呢?就像《次第花开》中说的,对于普通人而言,修行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要的。离开 西藏 ,回到琐碎的日常,浮躁的社会后,你还能有多少机会找回这样的感动?
离开多多卡***台,你来到附近的达木寺,这里的佛塔俯瞰着 怒江 的流水。一位年轻的喇嘛帮你打开大门,带着你参观。整座寺庙只有你们两人,你们走过一个个殿堂,你问他寺庙中壁画的内容,他都详细地解释给你听。中午的时光格外安静,阳光懒洋洋地从高处的窗格洒进来,你看着那些壁画,佛像,听着年轻喇嘛的解说,好像与某种远古的意志相通了。


离开达木寺,沿着 怒江 继续东行一段,上了一座小山坡,就到了 怒江 第一湾观景台,这里位于江边山崖的高处,可以俯瞰 怒江 的一个U型转弯,与 云南 丙中洛 的那个 怒江 第一湾有点像,只是比 丙中洛 远远更接近上游。
江水在谷底蜿蜒着,消失在前方渺无人烟的峡谷中,峡谷格外险峻,后面是层层叠叠的高山,你已经开始进入广阔的念青东山区了。这里的山脉与河流,一直连接到 云南 , 四川 的横断山系。



这里的景色开始变得很像 川藏南线 沿途,山高谷深,山坡上的植被越来越多,有了树木,还有五颜六色的野花,空气中飘散着野花的香味。午后的阳光照耀着大地,柏油路在山坡上弯曲着伸向前方,像极了以前你在川藏线, 滇藏线 的场景,你放起了当年听的《爱如少年》,那些温暖的歌曲荡漾在阳光里,你的心也清澈而光明,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融合在一起。你希望这条路永无止境,好永远驻扎在这样的时光里。萨普神山——绝世秘境
中午在 比如 县吃饭,经过 比如 县城后,过了 怒江 大桥,往南边的一条山谷而去,山谷两侧是茂密的森林,齐整的杉树布满山坡,一路伴随着流水与鸟语花香。路边经常可以看到开车出来的藏族人,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聚会,野餐。



从白嘎乡到神山的路很不好找,一路都没有任何指示牌,百度地图上也没有路。你看着卫星地图,又问了沿路的藏民,找到一条新的柏油路,试探着往南走,大约二十多公里后,终于看到一个寺庙前的岔路旁,有路标写着去萨普神山。
和去廓琼岗日的土路类似,这条路也是沿着山谷前进,一旁是冰川 融水 汇集成的河流。只是这里的路况比起廓琼岗日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路面几乎完全是碎石块堆积出来的,你只能祈祷不要压到什么尖锐的石头。旁边山坡经常有流水冲过路面,无法知道水的深浅,也看不清下面的情况。开了几公里,你遇到一片巨大的漫水区,大约有数十米长,面前的路几乎成了一条河流,快和一旁湍急的山谷河道汇成一体了。你思虑再三,不敢冒险,只得掉头往回开,打算明天从白嘎乡包车进山。
不久后面超上来一辆日产奇骏SUV,停下来打招呼。开车的大叔说,你的车上去没问题,开慢点就行,后面的几位大妈也纷纷给你鼓励,他们很热情,还告诉你要找冰湖边的玻璃房住宿,100一晚,另外冰湖边也有手机信号(这条路上没有手机信号,也是你怕家人担心,不敢继续前进的原因)。这些重要的信息,和心中感受到的暖意,重燃起了你前进的勇气。
这次的旅途,一路都遇到各种各样的帮助,你感到了人性的温暖,也尽力地帮助别人,变得比平时更加外向主动,乐于助人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收获了冷漠的都市环境中缺乏的人际温暖。在 西藏 ,在荒野,人之间确实变得更加亲近友爱了,更加体会到身为同类的珍贵。
你再次向神山进发,经过那片大水塘的时候,选择好路径,慢慢前行,果然安全通过了。后面的路途虽然也非常坎坷,但只要开得够慢,也都没有太大问题。
前方远处出现越来越多的雪山,一座,两座,三座。,逐渐浮现在南方的天际线,日落前的阳光突然穿出云层,把雪山染成了金色,山顶飘着橙红色的旗云,背后是蓝紫色的天空。地平线上有座雪山呈现出完美的三角锥造型,沐浴在夕阳光中,背后是翻滚蒸腾着的云雾,看起来如同仙境。
你完全没料到今天还能看见如此美丽的雪山夕照,在一个小时之前,你就以为太阳已经落山了,也许因为山谷里天黑得快,而雪山顶上的阳光则消失得晚。











一轮圆月升起在夜空,你走到湖边,湖水很静,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玛尼石堆,经幡在微风中飘动着。月光勾勒出湖对岸雪山与冰川的轮廓,山间悬停着一些奇怪的云,好像夜里的精灵们都出来聚会了。





这里距离几座雪山都更近了,正前方的湖 水里 漂浮着许多冰块,湖的另一边是像一堵巨墙般的冰川末端,垂直的冰壁有上百米落差,上千米宽,冰壁后面是一片辽阔的冰川,几座雪峰从上面拔地而起,像从冰川上长出来似的。
藏族传说中这些雪峰是一家人,最右边是高耸的萨普神山主峰,海拔7000多米,宽广的山体就像壮年男子的肩膀。最左边那座秀美如披着头巾女子的,是萨普的妻子,而中间的几座则是他们的孩子。萨普的妻子和孩子都 比萨 普低许多,但峰顶海拔也都有6000米以上。






你背上背包,告别管理员大叔,沿着冰湖右侧高墙一般的冰碛垄向雪山走去。冰碛垄是千万年来冰川搬运的乱石与沙土堆积而成,边缘很陡峭,形成几十米的悬崖,下面就是冰湖。你慢慢地在这刀刃一般的山脊上行进,不久两个黑衣的身影从后方赶了上来,你起初以为是其他驴友,近了一看是两个藏族青年,他们是附近村子的人,也是过来游玩的,于是你们便结伴同行。你佩服这些藏族青年的洒脱,他们穿着休闲服装,蹬着板鞋,两手空空,连水都没有带。
冰碛垄上视野很开阔,俯瞰着冰湖,像是航拍的效果,从这里看萨普冰川,越发显得雄伟。
















回到玻璃房时已是傍晚,你打算再住一晚休息,明天再赶路。这晚玻璃房居然已经客满,来了一个车队的游客。管理员大叔临时给你在最边上加了一个床铺。男女老少幼,几十人同住一屋,毫无遮蔽,也是颇为有趣,似乎是战乱或灾荒时代才会有的体验。藏东——田园牧歌
第二天早上山间飘着云,没有看到神山的日出。你沿来时的烂路出山,早晨那些过水的路段水量似乎小了一些。回到柏油路时,云层渐散,阳光照在周围山坡的森林上,一路鸟语花香。你从未见过这夏季的藏东,竟然如此生机盎然。
你走入一片草甸中,绿草之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,有一种深蓝色的小兰花,色彩令人心醉。微润的空气中,飘散着扑捉迷离的香气,成百上千的物种都在争相展现最美的那一面,完成基因交给它们的使命。



你回到车里认真研究起新路线,此时的你非常想去往 丽江 的方向,这样一路就都是这种山高谷深,植被丰富,富于变化的景观。但最终,五千多的异地还车费还是阻止了你的希冀。你只能按照原计划到 昌都 折向北,经过 玉树 ,到 西宁 (因为距离 敦煌 较近,异地还车费较便宜)飞回 杭州 。不过,在 昌都 之前的这段路,一直还在藏东植被较多的地方。
303省道在美丽的森林峡谷中向东穿行,过了一个高山垭口后就到了 边坝县 ,继续往前,地形变成了宽阔的河谷,河流两边的坝子上是青稞田和点缀着树木的村庄,青稞正熟,村民们正忙着收割,将一捆捆鲜绿色的青稞穗抱上卡车。






你和BJ聊到了他策划中的剧本,他虽然回到了 上海 ,但你能感觉到他的很大一部分灵魂还留在 西藏 。他说了初步构思的一些桥段,“这部剧主要想表达什么?”你问, “一个寻找自我的旅程”他说。你眼前一亮,这正是你最认同的答案。对你来说,旅途就像是一个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,一种寻找或促生另一个自我的经历。那个自我是你自己更喜爱的,开放,自由,不断面对未知的世界,感受着美,追寻着梦想。
《 可可西里 》,《 冈仁波齐 》,还有那些展现人性矛盾,戏剧冲突的公路片,虽然容易吸引更多观众,但对普通旅行者而言,它们的视角都是较为陌生的,是“其他人的故事”。你更喜欢《转山》这样的作品,因为它讲述的是你们自己的故事,无论是那路上形形色色的遇见,还是内心生动细腻的自省,都更能引起最深处的共鸣。
第二天从洛隆继续东行,先是一段开阔谷地的农业区,然后进入一段落差巨大的险要峡谷,路在狭窄的谷底前行,紧挨着激流的河水,两边,前方都是巨大的垂直岩壁,最大的落差至少在一千五百米以上,车像在一条又深又窄的裂缝底部行走。路面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落石,旁边巨大山岩上任何一处掉落的石块,最终都将落在这条简易公路上,你不敢多做停留,只能尽快离开此处。





网友评论
围观欣赏,评贴支持
发表于:2021-1-12 15:12
大好山河,风光无限
发表于:2021-1-12 14:42
虔诚
发表于:2021-1-11 18:30
读书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形象的图片和视频,青藏高原就这么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。
发表于:2021-1-11 18:29
西藏是大家都想去的胜地
发表于:2021-1-11 18:28
这么好的帖子我要顶一下
发表于:2021-1-11 17:24
大好风光,不一样的人文风情,不一样的景色
发表于:2021-1-11 14:38